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沈汀):27日是国际大屠杀纪念日,联合国以举办图片展览、放映专题电影和举办音乐会等不同方式对大屠杀遇害者表示缅怀。联合国官员当天纷纷发表致辞,呼吁人们在毋忘过去的同时,继续寻找过去未能防止大屠杀的原因,以便人们更好地关注现在和未来的挑战。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当天发表的致词中表示,大屠杀的幸存者所传递的精神、启示和教训必须保持下去,世人不仅要为此建立纪念碑和开展教育,更要不遗余力地防止种族灭绝和其他严重罪行的发生。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波兰境内的奥斯威辛集中营。2005年11月1日,第60届联合国大会举行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由104个国家共同发起的一项决议草案,将每年的1月27日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决议反对任何否定纳粹大屠杀这一历史事实的尝试,要求各国教育并帮助下一代了解有关种族屠杀的罪行,妥善保护包括纳粹集中营在内的大屠杀遗址等。
潘基文当天还指出,在奥斯威辛和其他集中营,数百万人遭到虐待和折磨。他们当中,以犹太人为多,但也不乏其他族裔的民众。其中很多人,包括妇女和儿童经历了惨无人道的境遇,但最终还是逃过了劫难。幸存者向人们传递了重要的启示,这就是人类精神胜利的启示。他们以自己的生命证明暴政也许能横行一时,但不能得逞一世。
潘基文表示,当今世界仍然有残暴的行为、公然无视人权的行为和仅仅因为他人与己不同就进行攻击的行为。他强调,必须继续用历史上最黑暗篇章的教训来教育后代,让他们在建立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方面比前人做得更好;必须抵制否认大屠杀的行为,反对偏见和仇视;必须信守联合国的有关原则和法律。
潘基文表示,大屠杀的幸存者不会与我们永远相伴,但是他们的“幸存遗产”必须保存下去。联合国全面致力于开展保存“幸存遗产”的工作,希望各方和联合国一起,将大屠杀的纪念工作进行下去。
联合国纽约总部和世界各地的联合国机构举行了一系列有关纪念活动,着重向人们展示大屠杀幸存者留给后代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和教训,鼓励人们尊重人类多样性和人权。一个名为“屠杀设计:奥斯维辛-比克瑙蓝图”的展览日前在联合国总部开幕,向人们展示了作为人类罪恶标志的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当初的设计理念,其目的就是毁灭犹太民族。展览强烈的冲击力警醒世人。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皮莱当天也表示,这个纪念日不仅要求人们毋忘过去,也促使人们关注现在和将来面临的挑战,它提醒人们,在有可能导致灭绝种族的气氛刚刚开始形成时,就需要采取果断的行动。她说,对于大屠杀的纪念也是对那些试图否认发生过大屠杀事件的人的最好回应。
同一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也表示,国际社会负有杜绝仇恨增生的集体道德责任。教科文组织将继续努力提高人们对各种形式的歧视的认识,其中包括同反犹太主义作斗争,以及驳斥那些可能被解释为否认大屠杀历史事件的言行。只有采取行动促进追忆活动,这场灾难对整个人类造成的创伤和痛苦才有可能转化为积极的行动,以确保这类事件永远不再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