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际  >  观察
搜 索
外国专家:逾30%全球经济增长归功于中国经济发展
2017-03-06 10:47:57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原标题: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澎湃动力(海外话两会)——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经济形势和改革成效

  每年两会,有关中国经济的话题都备受国际社会关注。两会前夕,习近平主席强调,做好2017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到深化,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有效进展。在世界经济整体低迷、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散、多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外专家学者对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和中国倡导自由开放全球经济的理念和成就作出积极评价。

  “超过30%的全球经济增长归功于中国的经济发展”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了中高速增长,速度继续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最前列。 按2010年美元不变价计算,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2%,仍居首位,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6年的4个季度,中国经济用6.7%、6.7%、6.7%、6.8%,画出了一条平稳增长、略微上扬的增长曲线,绘就了2016年中国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图景。在全球发展和治理屡屡出现“黑天鹅”事件的情况下,中国稳中求进的态势无疑让人心安。

  世界银行近日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预计,2017年全球经济有望增长2.7%,比该机构去年6月的预测值低0.1个百分点。报告说,全球经济仍面临不断增加的下行风险。“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保持稳定让全世界感到安心。”巴西瓦加斯基金会研究员埃万德罗·卡瓦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目光长远,在过去几年里出台了一系列面向未来发展的政策措施。今年中国两会即将发表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为中国人所关注,也为全世界所瞩目。

  2016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8%,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51.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6%,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杜大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如今主要依赖消费,这是健康的转变。国家鼓励创新、创业,新的力量、新的动能不断发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提高,经济增长也愈加稳定和可持续。

  “ 即使在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依然表现抢眼,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对于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颇为不易。”埃及开罗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萨利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体现了中国领导层的执政智慧。

  “过去几年中,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著的,超过30%的全球经济增长归功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柏林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学研究部主任克里斯坦·德瑞格尔告诉本报记者,中国也从全球化和开放的市场中获益,这有利于中国向更注重消费的增长转型。

  德国欧洲管理与技术学院(ESMT)执行院长欧拉夫·普略特纳尔告诉本报记者,中国经济6.7%的增长率带来的经济增量是奥地利这类国家经济总量的近两倍,而尤其让他关注的是,中国政府在环境治理、提高空气质量方面投入得更多,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给老百姓带来了幸福感。

  “经济结构转型取得的成就,比经济增长本身意义更为深远”

  对未来有信心,于国家发展无比重要。良好发展氛围的形成,除了对自身经济状况的相对满意,更来自民众对国家发展方向的认同。我国适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体现了应对全球经济发展变局的智慧,在发展理念上占据了先机。经济新常态的提出、L型增长的判断,不仅源于对经济发展阶段和趋势的准确把握,更是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主动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中墨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恩里克·杜塞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持续稳步推进的改革令人印象深刻。“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取得的成就,比经济增长本身意义更为深远,中国经济的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普略特纳尔表示,随着廉价劳动力优势的消失,中国政府和企业正在寻找新的发展道路。在“十三五”规划中,中国的制造业转向“质量”和“创新”。“中国制造2025”既是口号,也是未来发展核心。

  “中国正在逐步实行产业转型升级,这对于保持经济的竞争力是非常必要的。”萨利赫说,中国正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提供了重要动力。埃及可谓“百废待兴”,非常期待能够学习中国经验,借助“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促进经济发展。

  “未来,一个基于消费增长的经济模式将让中国成为世界经济新的驱动力。”德瑞格尔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是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工具,沿线各国应当积极参与其中。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前财政部部长助理南森·希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经济政策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的平衡增长十分重要。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和消费增长以及提高国有企业效率,对中国取得可持续增长的中期目标具有关键作用。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邱浩

【专题】2017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