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际  >  国际新闻
搜 索
英媒:人会疯狂 但机器不会
2017-03-22 18:46:56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报道,3月19日,在日本国立电气通信大学上演了一场全球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大战。

  这天傍晚,由电气通信大学举办的第十届UEC杯世界计算机围棋大赛(简称UEC)结束。一如在场选手的普遍预测,来自腾讯的“AI棋手”——“绝艺”,一举拿下冠军。

  这是腾讯第一次参赛,也是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部分成员第一次公开露面。但有趣的是,这半年来,“绝艺”已在腾讯竞技平台“野狐围棋”上斩获佳绩,在场选手早已久闻大名。第一天预赛进行不到一半,不少选手已私下讨论,“冠军应该就是‘绝艺’。”

  “看‘绝艺’下棋,有时已比AlphaGo更成熟了。”日本九段棋士王铭琬如此评价“绝艺”的表现。

  AlphaGo是谷歌旗下公司DeepMind的AI软件,去年3月曾与韩国九段围棋棋手李世石对奕,以四胜一败的成绩震撼全球。

  由于围棋被视为人类文明最高难的益智游戏,计算机围棋也被看成检验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方式。

  UEC决赛这一天,日本主要新闻媒体,包括《日经》、《读卖新闻》、《朝日新闻》、《NHK》等全都涌进现场采访。在AlphaGo战胜李世石刚满1年之际,人工智能到底走到了哪一步,被认为计算机围棋领域全球第一大赛的UEC,很自然的成为重要的观察场合。

  从UEC主办方提供的数据来看,十年来,平均每年有26位“AI棋士”参赛,今年共有29组报名,人数变动不大。但仔细看参赛队伍的背景,却有些不同。 “来自中国的选手变多了,还有,大公司也注意到这个比赛了。”比赛发起者、日本电气通信大学助理教授伊藤毅志说。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从研发者的角度看,AlphaGo幕后主要开发者黄士杰是围棋业余六段。但在“绝艺”背后的13位开发成员中,没有任何一位懂得下围棋,只是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围棋的游戏规则。不太会下棋的团队,却开发了一款强大的围棋机器。这是不是挺令人玩味?

  “这其实代表了AI的进步,越来越不需要依赖人类技能。”四届UEC冠军“疯狂石头”的开发者Rémi Coulom如是说。

  “疯狂石头”在这次比赛输了两场,除了败给腾讯“绝艺”,还败给了另一个初次参赛的日本软件AQ。“AQ的开发者是去年9月才开始边参考以前的资料、边写AQ代码,”Rémi笑着说,并把手指向不远处的一个日本年轻学生,对方用半年时间开发出的软件,就能打败“疯狂石头”这样的老手。“他还不是学计算机专业,是学物理的,”Rémi耸耸肩,说起因为相关专家的研究论文公开,进入门槛已超乎想像地大幅降低。

  带中国台湾地区学生团队来参赛、现任台湾交通大学多媒体工程研究所所长的吴毅成分析,要把计算机围棋做好,数据量、演算法、硬件,三者缺一不可。“如果完全仿照AlphaGo的方法,但只有一个图形处理器,要达到AlphaGo的成就至少得花上28年。”吴毅成表示,硬件资源同样不可小觑。

  而提及腾讯这次的突出表现,参赛者也不约而同提到腾讯的软硬资源以及整合能力。“腾讯团队规模大、电脑硬件多又好、学习数据量足够,这都占了不少优势。”Rémi分析。

  Rémi是在计算机围棋领域中导入关键搜索技术的先驱研究者之一,腾讯“绝艺”的开发团队也阅读过他的研究。Rémi透露,在研究初期,没有人相信他的算法,在法国,甚至因为没有人熟悉围棋,他的相关研究申请不到经费。

  但现在,Rémi能靠著开发手机游戏软件过生活,在不受任何组织单位的拘束下,43岁的他,只愿意从事自认为有意思的研究。“如果我比赛输给了大公司是正常的,反而会因此鼓励我去找出革命性的方法。”他表示。

  Rémi目前正回头研究计算机围棋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发现拥有大公司资源并不代表拥有绝对的优势:“一个人,拥有一个有趣的想法,能带来的改变会更大。”

  人机并存时代来临,生而为人的意义是什么?Rémi用简单的一句话作答: “只有人可以提出疯狂的想法,但机器不行。”

责任编辑:迟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