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际  >  天下博览
搜 索
泰国夜丰颂四月民俗盛世波桑龙节 适龄童子出家
2017-04-11 10:39:31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3月31日,在泰国北部夜丰颂城区的邦洛寺,参加波桑龙出家仪式的“玉童子”手持放置有剃刀的荷叶,等待剃发。新华网记者李芒茫摄

  泰国境内幸福指数最高之处

  在旅游大国泰国,夜丰颂因远离大城市、难以抵达,其旅游业一直不发达。相比起游人如织的其他旅游目的地,夜丰颂不为人知,也不算富裕,却被评为泰国境内幸福指数最高、犯罪率最低的地方。

  在这里,掸族人的友善比其独特悠久的民俗更令人回味。

  穿着长筒裙的老妪牵着孙儿前来凑出家节的热闹,在游人好奇的打量下,老奶奶慈爱地教导小孩对着游人的镜头行合十礼。游行队伍到达前,年轻的掸族女子端着家里鲜榨的翠绿蔗汁,守在路口派给被热辣的阳光折腾得大汗淋漓的陌生人们。游行队伍由戴着草帽、身着掸服的妙龄女子引路,她们尽可能地缓步前行,以方便边走边拍照的人们。

  出家节的小主角们千呼万唤始出来。玉童子身份尊贵如王子,双脚不可着地。人们相信初次踏上人生修行之路的他们能为家人带来好运,以他们为骄傲。

  玉童子过处,游行队伍一路起舞,并顺手拉来游客们加入他们,一同狂欢。路人不断向玉童子撒爆米花,以示祝福。他们给身边任意一个游客分爆米花,让游客也能为玉童子献上祝福,共同沐浴这个仪式带来的恩典。

  旭日高照,游行队伍显然体力不支,却不改欢颜。小城每家每户的门前都几乎摆上了冰水、食物,免费供路过的游行队伍和游人解暑。

  四十出头的阿莎(Sa)端着银盘尾随队伍,欣喜的目光一直未曾离开过骑在父亲脖子上的小王子。盛装打扮的她在连日的操劳中略显疲态,隔着漫天锣鼓声,她扯着嗓子,却仍耐心地为记者讲述她家小王子的出家经历。

  三番询问下,她干脆邀请与之素不相识的记者坐上他们的车前往家里,见证仪式。

  这一次充着独特民俗跋山涉水而来的人们多为外国记者,游客不到二十人。在玉童子家里,早已坐满从各地赶来的亲友,他们说着掸族语,尽管语言不通,却视陌生的来客为座上宾,在比划中尽现质朴的热情。

  被问及是否希望有更多游客前来,让旅游业带旺这个静谧的小城,她说无所谓,但求不要带来污染和打扰他们的生活。

  “这里路远,又难走,你能来我们很欢迎。我们希望捎上你,一起接受玉童子的祝福,让好运也降临你身上。”阿莎边为记者分来宴请亲朋的丰盛掸族大餐,边将自制的“掸族威士忌”倒满一个空瓶,让记者带回去品尝。

  玉童子虔诚地用巴利文念出段段经文,亲朋好友的掸语呢喃中,整栋掸家木屋都笼罩在祥和喜乐的气氛中。

  在这个终年躲在云雾之后的山城里,“游客”二字真正回归到了”游人”及“客人”的原本含义,人与人间不谈价格,却乐于分享,心中一片丰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