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际  >  观察
搜 索
想出国务工挣大钱吗?你需要先看看这篇防骗秘籍
2017-04-21 08:40:42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国际在线专稿:4月18日,我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在官网发出一则“关于赴马来西亚务工的提醒”。文中提到,近期多次接获中国赴马来西亚劳务人员求助案。多数涉案劳务人员轻信国内无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劳务公司虚假宣传,通过办理旅游签证赴马非法务工。虽预交了高额中介费,但因无用工单位接收,不能办理合法工作签证,更无法获取工资。对此大使馆提醒赴马劳务人员不要轻信非法劳务中介宣传或个人承诺,要充分了解用工单位情况和工作内容,选择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并签订书面合同,办理合法工作签证。

  大使馆发布这样的消息,背后发生了什么呢?

  25名工人被骗到马来西亚务工,滞留机场吃饼干充饥

  社长注意到新加坡《海峡时报》4月17日的一篇报道。4月10日,25名中国工人被假中介骗到马来西亚柔佛州。到达后,他们才发现根本没有工作可做,手中的签证不是工作签证而是旅游签证。25人无奈回到机场,由于没带什么钱,他们只能吃面包和饼干充饥等待救援。

  这25人来自吉林、河南、四川等地。假中介以中国某著名建筑公司的名义,骗他们说马来西亚柔佛州需要大量建筑工人,工期大约4至5年,并以13000人民币月薪为饵。假中介收取总共6万元人民币的费用后,将他们带往马来西亚。

  中国工商协会顾问陈航彭(音)受大使馆的要求,前往机场给予了帮助。他说,目前,在马来西亚柔佛州的依斯干达有许多中国生产商开发的大型房地产项目。而一些假中介借此机会,欺骗中国农民。目前,已有许多农民受骗。

  所幸,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帮助了他们,于4月16日和17日分两批将他们送回国。

  

  来自吉林省的农民王福国(39岁)受访时说,他只是普通老百姓,去马来西亚只是为了挣钱让家人过更好的生活,甚至不惜卖地卖牛或与家乡亲友借钱,不料血汗钱没挣到,苦心筹来的钱都被骗走了。

  

  来自吉林省的史传义(46岁)表示,他是基于中介说的建筑公司在中国非常有名,加上有不少人都参与,才信以为真。

  

  来自吉林省的卢平(48岁)表示,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回国,接下来希望能通过法律途径,将钱讨回。

  又是一起出国务工诈骗案。

  简单的骗术,也能让人轻易上当

  怀揣挣高薪的梦想,在寻求出国务工过程中被骗的案例屡见不鲜。2016年警方破获一个大案,一家没有涉外务工资质的公司以介绍出国打工为由,骗取500多人1900多万元中介费。一时舆论哗然,事实上大大小小的骗局在各省都有发生。

  2013年,潍坊市厨师刘亮(化名)向假中介交了6.5万元费用,被安排到土耳其务工。事实上他拿到的是旅游签证,而不是工作签证。到达土耳其后只能打黑工,很多餐馆瞅准他是黑工,不但干活儿不给钱,还一次次把他赶走。与他有同样遭遇的还有11人,而骗子也仅仅是一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人。

  2015年,山东人黄家伟以帮忙办理出国务工为借口,收取200多名工人约40万元的介绍费,随后人间蒸发。

  2016年6月,四川遂宁一何姓男子发传单招出国务工人员,收取每人5000元中介费,总共从106名农民工手里得到55万元,之后带着农民工的护照消失。所幸,警方最后将何某抓捕。

  2016年9月,70多名工人拿着中介公司给的行程单和签证到机场办登机手续,被告知行程单竟然是假的。他们原本想到土耳其务工,没想到被骗取了一笔中介费。

  2017年3月,江西上饶警方逮捕一名姬姓男子。他编造谎言称,可以安排工人到非洲利比亚打工,一年能挣20万元。多名受害者与他签订合同,并分别交纳2000元押金。但之后他开始玩失踪,最终被受害者报警。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