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总理莫迪发起“厕所革命”但进展缓慢
为改善卫生问题,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上台后推出《洁净印度》(Clean India)计划,其中包括推动每个社区,甚至家家户户都有厕所,以公共预算补助住家兴建厕所,或由公共部门兴建公厕。莫迪2016年9月更宣布2014年执政以来,已在印度兴建2000万间厕所,并计划未来两年,再兴建2500万间厕所。
莫迪政府兴建公厕的计划,去年被媒体曝光,“直属中央管辖的德里市政机构执行时,只达预算的0.25%”,被批评兴建公厕速度缓慢。
此外,许多印度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持续排斥和拒绝在家中兴建厕所,也让莫迪的计划受挫。这种特殊状况,令外国人难以理解。
种姓制度视清理厕所为不干净之事印民众:露天健康
报道分析称,印度家庭拒绝兴建厕所的原因,除了要花钱,最重要的还是与传统中的种姓制度有关。
印度《经济与政治周刊》(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刊载美、印多位学者合作研究的论文指出,种姓制度视清理厕所为不干净的事,只有贱民阶级才可从事,一般印度人不愿亲自做被视为“不洁、不可触碰和可耻”的事务。

在该文章中接受访谈的印度民众多认为,一旦接受政府补助在家中兴建厕所,因经费无法把化粪池盖得太大,必须经常清理,法律又禁止雇用“贱民”扫厕所,与粪便共处一室在印度人的心理上和文化上,都是无法忍受的事情。这导致多数印度家庭即使在政府补助下,也不愿在家里盖厕所。
责任编辑:邱浩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图片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