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际  >  国际新闻
搜 索
德国大选电视辩论 默克尔赢在哪里?
2017-09-05 09:47:50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资料图片:8月30日,在德国西南部城市路德维希港,德国总理默克尔出席竞选集会。新华社记者罗欢欢摄

  【不像“角斗”,更像“二重唱”】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德合作中心副主任杨解朴认为,这场辩论总体感觉对抗性不是很强,状态比较温和。用德国媒体的话来说,辩论中“角斗”气息很少,更像是“二重唱”或“问答游戏”。

  杨解朴说,目前默克尔支持率领先,所以在辩论中表现只要不逊色于舒尔茨即可,舒尔茨因为支持率落后,必须“大赢”才能挣来分数。总体而言,舒尔茨的表现没能达到这个效果。

  此次辩论,由德国四家主流电视台各派一名主持人轮流提问。杨解朴认为,辩论在体温设置上有问题,集中于难民和移民、伊斯兰教、土耳其等问题,涉及社会公平或教育公平等纯内政问题的部分所占比例很少。大多数问题上,双方立场和意见相似相近。

  辩论结束后,德国电视一台发布的民调显示,默克尔在多数问题上的表现都比舒尔茨获得更多支持。总体表现上,55%的德国人满意默克尔的表现,35%支持舒尔茨。具体在移民和难民问题上,44%认为默克尔“可信”,39%认为舒尔茨可信;国际事务上,61%认为默克尔可信,30%认为舒尔茨可信;涉及内政的劳动力市场问题上,45%信任默克尔,40%支持舒尔茨。

  【默克尔底气何在?】

  这次竞选是在2015年默克尔政府接收100万中东难民、国内安全形势趋紧、德国与土耳其关系紧张的背景下进行的。多数德国民众为什么会选择继续支持并非毫无争议的默克尔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田德文说,除去舒尔茨在从政经验和竞选纲领方面的缺陷,最重要的原因是默克尔2005年第一次当选总理以来,德国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多数德国人认可她的执政成绩。

  根据欧盟官方统计数据,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指数,以当年欧盟28国平均值为100的话,德国2005年为124,2016年为123,而同期法国则从111下降到105,英国从117下降到108。这就是说,这12年中德国经济增幅一直高于欧盟其他主要国家。

  与欧洲其他大国相比,德国经济不仅总量最大,而且开放度更高。根据欧盟统计,2005年德国出口有64.6%是欧盟内贸易,而2016年这一比例下降到58.6%,降幅达到6%。法国同期从63.6%下降到59.4%,降幅4.2%。也就是说,德国外贸增长正在从欧盟“内生动力”转向世界经济的“外生动力”。

  辩论中,默克尔面对舒尔茨对其难民政策的攻击时说道,自己作为总理,需要在“非常戏剧化的情况下”做出决策,这些情况包括欧元危机和难民危机,“我依然认为这些决定是正确的”。

  田德文说,按照德国著名学者弗里茨·沙普夫的分析,德国经济长期一枝独秀的原因是欧元区建设极大地有利于德国经济发展。这样说来,默克尔执政成功的要诀是在欧洲经济格局有利于德国的情况下顺势而为,“在正确的时候做了正确的事情”,包括克服阻力坚定推进国内改革,在欧债危机中对身受求援的欧元区重债国毫不手软。默克尔在难民危机中的很多做法在德国乃至欧洲饱受争议,但这并不足以让德国选民忘记她执政期间德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