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际  >  国际新闻
搜 索
美国牛肉价高量少卖不动?业内:终将放量上市
2017-08-30 14:27:08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意外高价意外遇冷

  最初的热闹过后,美国牛肉的回归之路出现波折。

  在业内,美国的肉牛养殖规模化程度最高,牛肉也以物美价廉著称。但此次回归,从目前看,价格一点不亲民。

  澎湃新闻记者发现,在某电商平台,300克美国菲力牛排售价228元,400克美国眼肉牛排开价258元,比南美、澳大利亚等地同级别牛肉贵出不少。

  而在上海麦德龙大卖场,美国冰鲜小黄瓜条牛肉售价190元/公斤,每袋重2公斤以上。美国冰鲜腱子芯售价198元/公斤。美国冰鲜辣椒条售价168元/公斤。一磅的澳大利亚牛肉,价格在70-218元/公斤之间。

  一名超市营业员表示,美国牛肉在超市价位总体偏高,但不至于“高得离谱”。目前来看,买美国牛肉的人不多,进口牛肉中较受欢迎的还是澳大利亚牛肉。

  此外,在市场渠道上,美国牛肉供货量目前也有限,仅限个别电商和大卖场。

  中国已进口活体牛肉,美国牛肉不占优势

  与美国阔别14年的中国牛肉市场,早就不能同日而语。

  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03年中国的牛肉进口总额只有1500万美元,其中来自美国的牛肉进口额占了1000万美元。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牛肉进口量达82.5万吨,金额约26亿美元,是2003年进口总额的173倍。

  中国的牛肉市场规模在2010年以后开始呈现出井喷状态。中经先略的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的生鲜牛肉消费规模达到4118.8亿元,超过了2010年时的两倍。这其中进口牛肉也占据了很高比重。

  量变带来质变。近5年,大量消费进口牛肉后,中国消费者对牛肉品质越加挑剔。

  因为运输等原因,进口牛肉大多以冷冻为主,保质期在90天到24个月之间。2017年,中国已有商家从澳大利亚进口活牛,入境后再宰杀,以保证新鲜度。

  “从这点看,美国牛肉品质目前看不出明显优势。”美国牛肉恢复进口之初,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常务总经理张春华曾带队考察。他们发现,美国牛肉出口大多为冷冻。养殖方式为规模化饲养,加上允许适当使用瘦肉精(当然,在上市前一段时间必须停用,可以通过肉牛自身代谢,而且入境检查必须是零含量才准许进入),所以品质优势并不明显。

责任编辑: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