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新闻 图片 天下博览 视频 东瀛传真 韩朝播报 世界军事 观察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际  >  国际新闻

“两布”为何遭“恶搞”

//international.dbw.cn/ | 2007-01-11 10:22:16
作者:倪旅泉    来源:新华网    频道主编:张喜艳

  东北网1月11日电 据解放日报报道,英国电视四台计划播出一部虚构的电视纪录片,名字叫《审判布莱尔》。影片讲述了现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在卸任后,因为伊拉克战争问题被国际刑事法庭审讯的“故事”。

  根据电视四台披露的一些影片细节来看,这应该是一部颇具喜剧效果的纪录片,比如原本属于圣公会高教会派的布莱尔为了“赎罪”决定改信夫人切丽信仰的天主教,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现实生活中首相夫妇为了信仰问题屡次发生的冲突,多少有点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恶搞电影《无极》的味道。当然这样的喜剧应该无法让人完全轻松,影片中穿插了大量发生于伊拉克的血腥场面,观者除了会心一笑,更多时间会感到难以释怀的沉重,正如电视四台发言人加文·道森所说,“影片想让世界知道,伊拉克战争有多么让人感到厌恶”。

  这已经不是电视四台的第一次“恶搞”。该台去年摄制了另一部虚构纪录片《总统之死》,美国总统布什在片中“被一个在伊拉克阵亡士兵的父亲开枪杀死”。客观地讲,无论从整部影片的内容还是拍摄的技巧来看,《总统之死》难称上乘之作,不仅对布什遇刺原因的交代过于牵强,整部影片也太多次应用静态图片进行过渡,影片缺乏连贯性。但就是这么一部质量一般、制作很小的作品却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超乎想象的强烈反响,多伦多电影节还特别授予其“国际评论家奖”,与当时一同参评却颗粒无收的中国大片《夜宴》形成明显反差。

  影视作品贴近生活才能让观众动心,《审判布莱尔》、《总统之死》在虚构名义下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大概是这些“小”片能够大热的原因所在。自从“9·11”以来,美国高举的反恐大旗在全世界飘扬了整整5年多,在这面旗帜的阴影下,不仅反恐未见什么成效,热点地区的动荡也难见好转。

  《总统之死》的导演加布里埃尔·兰奇说,“我们无意攻击布什总统,只是想让大家看到正在发生的悲剧以及思考可能带来的后果。”信哉斯言,相信去影院观看这些作品的广大观众也并非是冲着“总统遇刺”、“首相被审”的热闹,对于现实的不满、对于和平的希冀,应该才是善良人们真正想用行动表达的心情,“总统”、“首相”们,三思啊。


【联系我们】国际频道主编 手机号: 15504500591

影视图片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