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稻田朋美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接受质问。图片来自日本时事通信社
更关键的是,这番“神反转”并不是稻田第一次在严肃问题上搞语言游戏。
今年2月7日,日本防卫省公布了记录日本陆上自卫队参加南苏丹联合国维和行动相关情况的材料。材料中出现了“发生使用坦克与迫击炮的激烈战斗”、在宿营地相邻大楼发生“间歇性射击”等表述。此外,材料还写明了“有必要注意宿营地附近的流弹以及避免被卷入市内突发战斗”等内容。然而,第二天,稻田在国会答辩中,却刻意淡化这些“战斗”记录。稻田之所以要淡化危险,是因为忌惮日本法律的相关规定——一旦承认自卫队有卷入战斗行为的可能性,根据日本宪法第九条关于自卫队海外行使武力的规定,日本政府将需要撤回部队。为什么稻田要想法设法淡化自卫队海外行动的危险系数?这个问题恐怕只有和安倍政府意图松绑扩张的安保政策大方向联系起来,才能得到回答。
日本在野党认为,稻田的语言游戏是为了“隐瞒”实际情况,需要加以追究。日本共同社进一步指出,此事可以看出稻田想法之随意,认为只要换个表述,就可以使自卫队派遣和宪法取得一致性。一名民进党议员称:“这和(日本历史上)把‘战争’换成‘事变’、使(二战时)大陆军事行动正当化的做法是一样的。”
更狗血的是,稻田一度还声称上述相关材料并不存在。去年7月,南苏丹首都朱巴发生政府军与反政府势力的冲突。随后,日本政坛有声音要求防卫省公布该时间段参与南苏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日本自卫队队员日报。对此,日本防卫省回应称,相关材料已经销毁,无法公开。然而,今年2月6日,这些材料却被发现仍然存在,防卫省自我辩解称,“扩大范围进行查找后,在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发现了(材料)”。在此之前,稻田曾在国会答辩等场合反复表示材料已不存在,也没有批准成立相关调查委员会,一直对查明实际情况持消极态度。共同社当时分析称,稻田不仅未能把握好防卫省内部信息,甚至还出现了新的隐瞒嫌疑,明显反映出其统率力欠缺。
从目前看,就连自民党内部也已经对稻田的“接班人”资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质疑。2月3日晚,安倍特意亲自出席稻田与到访日本的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的会餐。关于这种安排,日本政府内部有人分析称,是因为安倍可能“对稻田的力量感到不安”。眼下,森友学园事件仍在不断发酵,虽然安倍暂时还会让稻田继续留在防卫大臣职位上,但稻田要想重整旗鼓,恐怕并不容易。(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一秒世界工作室出品刘军国)